MENU

在刺蔥的香氣中,探索野植風味的多種可能

來到這個野植風味學的體驗活動,第一眼就被這充滿綠意的布置吸引。主講人從台東遠道而來,還帶來了各式新鮮的植物,包括今天的主角刺蔥、月桃等原住民常用的野植。當看到這些植物和石頭火鍋的擺設時,內心讚嘆了主講人的用心。

桌面上放著刺蔥的介紹卡,背面還有風味探索雷達圖,讓我們記錄品嚐過程中不同風味的變化。刺蔥在不同狀態下的風味很不同,從果實到葉子,甚至乾燥後的香氣,也讓我更加深了對食材的認識。

現場聚集了一群對野植風味有濃厚興趣的人,大家一邊聆聽主講人的分享,一邊沉浸在這些植物的世界中,感受它們的豐富多樣性。主講人特別從台東帶來了她親手製作的刺蔥麵包,無蛋、無油,卻充滿了天然的美味,讓我忍不住想再來一塊。

這堂課程不僅增加了我對野植的知識,更是充滿了趣味。主持人的引導下,我們在味蕾的旅程中,體驗著刺蔥與其他食材的絕妙搭配。每一種食材混搭出來的滋味,都帶來了不同的驚喜,讓我感受到食材之間的互動是那麼的有層次,也讓人一試再試。現場準備了乾燥和新鮮的刺蔥果實、刺蔥葉片、新鮮炸豬油渣、乳酪塊、無鹽腰果、原味鳳梨乾、日本三溫糖,這些食材各自具有不同的酸甜苦辛鹹鮮和香氣,第一次嘗試這樣組合不同的食材元素,玩風味,由於這些食材主持人有特別以刺蔥的熱帶水果風味,進行搭配,所以我覺得不論怎麼吃,單吃或混著吃,都非常美味,感受著那些食材美妙的風味在口中堆疊延伸,真的令人好滿足,好想要再來一盤!

這次的體驗也啟發了我在日常生活中,試著去探索不同食材的搭配,並且享受這樣的過程,讓生活增添了不少樂趣。當聞太多香氣導致嗅覺鈍化時,也可以像挑選香水時的情境一樣,聞一下自己的手部,能夠幫助嗅覺恢復,這樣的小知識在生活中很實用。

整個活動讓我感受到的不僅僅是食材的風味,更是台東當地文化與自然的連結。結束時,主講人邀請大家把現場的植物帶回家時,感受到她對大自然資源的珍惜,而能夠帶走她帶來的太平洋的麥飯石、充滿顏色魅力的月桃果實、甚至能變化多種變化的新鮮刺蔥葉,對我們也是一種將現場體驗延伸回家中生活場的樂趣。

現場知識筆記:

  • 野植風味學雜誌「ia」的名稱是「野」的意思,寓意著野生植物與食材的生活風格,這樣的生活方式在現今AI時代中顯得格外珍貴。
  • 主講人分享了原住民的飲食文化,透過找回長輩們的記憶,重現那些被遺忘的植物美味,並且記錄下來,這種傳承讓人感動。
  • 她也提到了農業對氣候變遷的影響,也能明顯感受到野植生長的變化,與選擇當季食材順應自然的重要性,這讓我重新思考我們日常選擇食材的方式。
  • 刺蔥不僅是一種風味獨特的食材,還有多種用途,還能壓住肉類的血腥味,從中藥到泡茶,應用廣泛,這樣的多功能性讓我對刺蔥有了更深的了解。
  • 在分享食材時,她特別提到如何選擇具有濃郁香氣的刺蔥葉,這些細節讓我覺得大自然真是充滿了驚喜。
  • 石頭火鍋的使用方式也讓我印象深刻,使用當地的麥飯石可以反覆使用,這樣的傳統烹飪方式,不僅實用還充滿了智慧。

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這樣品味食材的活動,覺得很有趣,很喜歡這樣的活動,也推薦給喜歡品味好食材、喜歡用心生活,感受生活美好事物的你。

如果你也對探索在地食材、提升味蕾品味感興趣,歡迎持續關注我的分享。我將繼續探索台灣這塊土地上,自然與文化連結的療癒活動,並與大家一起品味生活的美好與多元。

目次